×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蔡赟說 | 全英賽:學會正確地打球

Evan 2023/03/25



今年的全英公開賽一定讓大家大飽眼福,無論是新老球員成績上的話題,還是多場精彩激烈的高質量對決,我相信都會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成為球迷朋友們討論的重點。全英公開賽一直以來都是羽毛球賽事的標桿,希望其他比賽也能加快學習的步伐,盡可能多地為大家提供精彩與話題并存的賽事。

李詩灃首次全英之旅就拿到冠軍,驚喜之余其實也充滿必然。李詩灃的能力通過之前的比賽大家也能看到,能力厚實,技術全面,但之前往往在比賽中會有「有勁使不出」的問題,要麼就是一味的強攻,要麼就是一直慢速防守,不很好的把控快慢、攻防之間的平衡和轉換。而這次全英賽,我覺得李詩灃的轉換開關是打開了。




半決賽對安東森,開局以快打慢,當對方開始放手沖擊時,他又能適時轉到高質量防守調動節奏中。決賽對陣石宇奇,在對方進攻狀態火熱的時候,他能耐心周旋咬住比分,進入到第一局關鍵分時,他又能大膽的采取積極防守以及高效率的抓反擊機會。過去的李詩灃就感覺一倉庫的錢不知道怎麼花,而這次在全英賽場上成長了,會投資了。



石宇奇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出在體能,在體能充沛的情況下,毫無疑問他是目前最好的男單之一,但是在連續高強度比賽后,他的體能問題也經常凸顯出來,比如決賽第一局,前半段他的速度很快,進攻和后續連貫質量都很高,但是到了第一局后半段就出現了殺完球之后跟進變慢的情況,這是體能不足的表現。



每個運動員的特點和體質不同,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名運動員都具備「跑不死」的體能,所以對于成熟運動員來說,加強體能是一方面,如何科學合理分配體能是另一方面。說得再玄乎一點,就是如何調配體能,什麼時候該腳上發力,什麼時候該手上加速,什麼時候又該把體能放到自己多拍節奏當中,這都有講究。



在這里,又要不記得多少次在我的公眾號夸一下亨德拉,要論體能和力量,38歲的他在當今羽壇估計得排倒數,但是他依然能和阿山打到男雙決賽,即便是在場上有肉眼可見的疲勞,但他還能用節奏調控能力,在最恰當的時機站到最恰當的位置用最恰當的方式打出最恰當的球。很多年輕隊員都會說自己體能會出現問題,但是我相信年輕人的體能都比亨德拉強,他能調整,那年輕隊員自然也能學習。



調整的關鍵是節奏,就是找準自己的「耗能模式」。以我自己為例,我打羽毛球可能一直打一個多小時什麼事沒有,但去踢足球20分鐘不讓我休息我就喘不上氣,這就說明我更適應羽毛球的運動節奏和耗能模式。大家也要明確自己的體能特性,到底是適合打多拍,還是適合抓預判,還是速度越快自己越輕松。羽毛球沒有哪一個節奏是一定累或輕松的,適合你的節奏就輕松,不適合你的就累。



縱觀本次全英公開賽,中國隊的整體表現很不錯,3個單項進決賽,兩金兩銀的成績絕對合格,即便沒有進入決賽的男女雙也都有隊員進入4強。從奧運積分年的角度來說,不管是陣容厚度還是大家的能力與競技狀態,都處在不錯的位置。接下來的時間,我覺得更多的是要在細節上下功夫。本次比賽,我們很多場比賽都是輸在細節上,陳清晨/賈一凡輸給金昭映/孔熙容,后兩局都只輸兩分,就是無謂失誤稍多了那麼幾次;梁偉鏗/王昶半決賽決勝局27:29輸給阿山/亨德拉,如果沒有20平以后3次發球失誤送分可能結果又會不一樣。失誤是正常的,但是關鍵分時的無謂失誤往往是致命的,這就是高手和頂尖高手之間的差距。



最后說說安賽龍,輸給黃智勇讓人非常意外,場上及賽后接受采訪時情緒上的波動也讓這位從去年來看幾乎穩坐男單霸主位置的運動員的王座顯得沒那麼牢。當一個運動員達到一個高峰時,一方面對手對你的研究、沖擊會更大,另一方面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高,形成更多的壓力,這個時候確實容易急躁,很多大家熟悉的世界名將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光,摔拍子那是常事。如果能及時調整邁過這個坎兒,又會變得更強大。過激的行為是因為太在乎,而當什麼時候能夠云淡風輕面對得失,那安賽龍就會更強大。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