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成熟,叫給心靈松綁

名家 畫廊 |  潘天壽,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精于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

所謂好事與壞事,無非取決于人們如何去看待。

最近看到一則故事。

有個年輕人考試落榜,備感沮喪,整日悶悶不樂。家人為開導他,拿出一袋種子,交代他把種子扔掉。

「一袋好好的種子,為什麼要扔掉呢?」年輕人看了看手中的袋子,好奇地問道。

「春天已經過了,這些種子沒有發芽的機會了。不能發芽的種子,留著有什麼用呢?」

「但明年還有春天吶。」

年輕人忍不住提醒說:「等到明年春天,再把它們播種下去,不是照樣可以發芽嗎?」

聽完,家人笑了:「種子錯過今春,還有明春,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這句話,終于讓年輕人恍然大悟。

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很多道理其實都懂,可等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又總會不知不覺地鉆牛角尖兒。

面對錯誤,我們有時可以輕易原諒別人,卻無法放過自己,不斷地給自己施壓。

可事實上,長此以往,除了背負上沉重的心理負擔,越過越壓抑以外,并不會對改變現狀有任何幫助。

正如有句話所說:生活本就喜憂參半,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如果你凡事都往壞的方面想,那就是在自己捆綁自己。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所謂好與壞,無非取決于人們如何去看待。

所以, 不管遇到什麼煩惱,學會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多給自己松綁,而不是和自己較勁兒,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名家畫廊 |  潘天壽

隨著閱歷的增長,到了一定年齡之后,我們就會明白,不完美才是生活常態。我們活著也并非為了追求完美,而是要走向真實與從容。

好的人生,應該既要有所「追求」,又不過分「苛求」;既要努力成就「不凡」,也不拒絕擁抱「平凡」。

否則,辛辛苦苦,忙碌一生,到頭來卻離快樂越來越遠,那多不值得。

聽過一段話:善用表的人不會把發條上得太緊,善駕車的人不會把車開得過快,有智慧的人總在為自己的心靈松綁。

真正的成熟,是敢于在生活的波瀾起伏中順勢而為,不強求。是懂得善待自己,包容自己,活出順其自然的格局和風度。

有失必有得。

能接受暫時的失敗,才會有下一次的成長。有輸得起的勇氣,才會有贏得到的底氣。

名家畫廊 |  潘天壽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苦短,何不在變老的路上看開看淡,讓一切隨緣。你我本過客,何必千千結?

給自己松綁,活得坦然一點。

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比起自我指責,更重要的是吸取經驗,總結教訓。

保持樂觀的心態,調整好情緒,告別自怨自艾,永遠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給自己松綁,活得寬容一點。

誰的生活都不容易,不要遇到矛盾就較真。糾纏于一時的錙銖得失,只會讓自己迷失初心。

處世退一步為高,待人寬一步是福。把心放寬,腳下的路也會越來越寬。

給自己松綁,活得隨性一點。

很多事,既然已經發生,再一味糾結懊悔便是自尋煩惱。執著過了頭就是禁錮,該忘的要忘,該放的要放。

不將自己困在原地,才能迎接新生活,抓住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

成熟的人生,難得糊涂是一種境界。

被煩惱所困時,換個角度,換個心境,便又是柳暗花明一片清凈。

只要自己肯放下,那些糾纏心頭的結,自然都會迎刃而解。

活在當下,盡力而為,隨遇而安,即是自我成全最好的方式。

點亮「 在看」, 愿我們都能在世事歷練中,修得一顆平常心,與生活和解,為自己松綁。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 請下載新華社客戶端 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主播 | 沙青

作者:念念 來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監審:葛素表

監制: 周年鈞、吳煒玲

編輯:李昂、 王朝、郝瑞

美術設計:趙丹陽

實習生: 陳喆、孫靖一、 張聰苓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訊部

難得糊涂!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2023/3/23 23: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