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濕疹怎麼辦?中醫:8大原因+癥狀+改善方法+禁忌
頭皮濕疹其實很常見,大家常常聽說濕疹,但是大多會聯想到皮膚濕疹,頭皮健康反而經常被忽略了。而且頭皮濕疹的病發高峰期在18-40歲之間,尤其現代人生活節奏繁忙、飲食不定時,更會大大增加病發機會。大家千萬不要忽視頭皮健康問題,這次有德善健髮註冊中醫何健榮為大家講解一下頭皮濕疹的成因、癥狀以及治療方法,針對不同病癥對癥下藥。
頭皮濕疹怎麼辦?中醫:8大原因+癥狀+改善方法+禁忌 頭皮濕疹是甚麼? 濕疹指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癥。臨床上急性期皮損,以丘皰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以苔蘚樣變為主,易反覆發作,不具傳染性,但有遺傳傾向。在頭皮部位出現的濕疹,在排除真菌、細菌等感染下,多屬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多發生于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頭、面、胸前、皺摺位置等,並且多數自頭皮向身體下方蔓延至其他脂溢部位。飲食結構的改變、高糖高脂飲食、雄性荷爾蒙過剩、肝臟降解激素功能低下等因素,都會刺激皮脂腺分泌過多油脂,鬱積于皮脂腺導管之中,產生皮脂腺刺激性炎癥。
此外,皮膚上非致病性微生物如痤瘡桿菌,會分解皮脂而產生游離脂肪酸,這會刺激皮膚,產生濕疹樣炎癥反應。此病好發于成人及新生兒,高峰期在18-40歲之間,男性多見于女性,人群發病機率為1-3%,青年為3-5%。頭皮是全身皮脂腺分布為密集的部位之一,排除感染或其他接觸性過敏反應外,頭皮濕疹炎癥多被診斷為脂溢性頭皮炎。

頭皮濕疹癥狀 頭部脂溢性皮炎,多數先見于頭部,其後才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頭皮皮損部初期表現為灰白色糠秕狀鱗屑,或油膩性鱗屑,漸擴展融合成邊界清楚的大斑片,甚至累及大部分頭皮。具乾燥粉末狀或油膩性鱗屑,會呈現為輕度或中度的紅斑,或見如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並有漿液性滲出及結痂。嚴重者全頭皮會覆蓋油膩性厚痂,帶有強烈異臭,伴隨脫髮。
頭皮濕疹原因 在中醫角度而言,頭皮濕疹又稱「白屑風」。病因多屬過食油膩、辛辣之品,積熱在體內。又因感受風濕熱邪,淫氣在外,內外相合,熱蘊上焦,氣血沸揚,終發于頭皮。
證型上分為三種,初期屬血熱風燥,中期或見胃腸濕熱,後期屬陰傷血燥。主要初期屬實熱為主,中期虛實夾雜,後期虛多于實。 頭皮濕疹怎麼辦?
治療上分為內治及外治法。內治者針對風濕熱邪,治療方向應以祛風、利濕、清熱為主。至于頭皮血虛失養者,應輔以養血滋陰。臨床用藥上,內外治療皆可通過中藥作消炎止癢、減少鱗屑、降低血管通透性以減少炎性腫脹滲出,繼而加強體內脂質代謝、體內激素降解,調整體內激素平衡,提高皮膚屏障以降低敏感癥狀。方藥如下:
頭皮濕疹改善方法 1.內治法
血熱風燥 證候:頭皮可見淺紅或黃紅斑,散佈少量紅丘疹,兼有灰白糠皮狀鱗屑,皮膚粗糙,呈輕度瘙癢;舌質紅,苔薄,脈數。
治法:涼血清熱,消風止癢。 方藥:消風散加減。 濕熱蘊結
證候:皮損為潮紅斑片,有油膩性痂屑,甚至糜爛、滲出,伴隨口苦口黏,胃部脹滿不舒,小便短赤,大便臭穢;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健脾和胃。
方藥:瀉黃散或龍膽瀉肝湯加減。
風熱血燥 證候:淡紅色斑片,乾燥、頭皮瘙癢,頭屑多,毛髮乾枯脫落;伴隨口乾口渴,大便乾燥;舌質偏紅,苔薄白或黃,脈細數。
治法:祛風清熱,養血潤燥。
方藥: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
頭皮濕疹改善方法 2.外治法 金銀花、野菊花、龍膽草各30-60克,加水適量煎藥取汁,濕敷。適用國中期滲出較多或伴感染者。 白屑風酊外搽,每日三次。適用各期患者。
頭皮濕疹飲食及生活禁忌 頭皮濕疹飲食禁忌 忌食油膩、葷腥厚味、辛辣、甘甜之品及濃茶、咖啡、酒等 減少進食乳產品,有研究報道指出高乳清蛋白食物如蛋白奶粉、全脂奶、芝士、乳酪等,會令胰島素大量釋放,刺激皮脂腺分泌 多食溫帶水果、蔬菜 多食含維他命B2及B6食物,如魚類、深色蔬菜、動物肝臟等 多食纖維,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
頭皮濕疹生活禁忌 按時作息,避免精神緊張 忌用高刺激性肥皂及洗滌用品 沖澡洗頭時水溫亦不宜過熱或過冷 勤修指甲以避免抓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