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節食還會瘦!美國專家:打破減重2迷思,「這個」才會讓你身材嚴重失控
你常常再為自己的體重所苦惱嗎?執著于體重計上的數字擺盪?在媒體的價值灌輸下,總覺得瘦就是好的,對吃進身體的份量斤斤計較;然而,錯誤的方式或心態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關于自己的身體,不要先想到「瘦」就是美,《不節食的美好生活提案》的作者卡洛琳.杜納,教你打破節食的惡性循環,吃出身心平衡的健康體態,也點出現代人身材失控的主因往往是因為「這個」沒有控制得宜。
關于減肥節食的迷思
坊間許多書籍都標榜著減肥妙方,號稱用不同和運動的方式就一定能瘦下來,找到更好的工作、在人際方面更順利、事業更成功,彷彿只要體重減輕了,就能有說不完的好處。而我們的社會和文化也總是推崇所謂的「標準」身材,讓肥胖充滿負面意涵,致使許多人對體重的增加產生恐懼,對飲食和減肥更有許多迷思。一般人常有的迷思有兩個,一為,節食減重的長期效果?事實上,無論有多強的意志力和支援,即便完全遵守減重計畫,一定會有生理和代謝上的反效果。二是,瘦很健康,胖很不健康?事實上,一個人的健康是沒辦法從體重看出來的。
延伸閱讀:

暴食與飢餓的兩個極端
假如你總是擺盪在暴食和飢餓的兩個極端間,無異于讓身體經歷持續不斷的危機。我們與食物的關係失衡,通常不是因為情緒性的進食,而是限制、罪惡感、對體重和體型最深沉的恐懼,進而牽動了隨之而來的生理求生機制。吃,是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不該壓抑。吃東西之前,只要興起了「減重」和「吃少一點」的念頭,就會讓身體感受到剝奪,而自動啟動飢餓荷爾蒙,使我們比起能隨心所欲的進食,感受到更強烈的飢餓。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打破迷思,聆聽身體的需求
這就是為什麼開始節食卻會觸發暴食的原因,無論體重多少,節食都將打亂你的新陳代謝,讓你無法好好傾聽自己的身體。惟有正視食物與體重的恐懼和負面信念,才能真正脫離飲食失衡的惡性循環。傾聽你的飢餓,餵飽自己,你的身體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對了,也別忘了休息、呼吸,隨時善待自己,重建身體和食物的健康關係。最後,套一句作者的話「去他的節食」!肯定自己,活出再也不用節食減重、自信美麗的人生吧!